iona beach

polaroid 110B + 125i film


辛波斯卡的诗作是从何时在国内流行起来的?大概是从台湾绘本作家几米开始。《一见钟情》这首名作无疑是《向左走,向右走》里爱情故事的最佳写照。而《地下铁》里的盲女也念出了辛波斯卡的那句:“我们何其幸运╱无法确知╱自己生活在什麽样的世界。”

除了被小资文青们偏爱的几米所推崇,辛波斯卡诗作的散文化特质也是使得大众对其追捧的原因。辛波斯卡的诗大都浅显易懂,她倾向于在微不足道的生活细节中寻找灵感,借细微之处表达自己的哲思和感悟,且总能迸发出幽默狡黠的妙语格言。比如《一见钟情》里那句:

每个开始
毕竟都只是续篇,
而充满情节的书本
总是从一半开始看起。

还比如那句:
我偏爱写诗的荒谬,
胜过不写诗的荒谬。

中文版的辛波斯卡译作最早出自台湾作家陈黎之手,而他则是在1980年诺贝尔奖得主、波兰诗人米沃什翻译的《波兰战后诗选》中第一次读到辛波斯卡的作品。自此,不谙波兰文的陈黎翻译了许多这位波兰女诗人的英译作品。从波兰语到英语,再从英语到中文,语境乃至语意的流失在一次次的转述中发生,这便是翻译的困境。好在陈黎本身是个诗人,且对于西洋歌剧和艺术歌曲颇为熟悉,也翻译过许多的咏叹调和诗作。更重要的是,他本人倾向于“直译”,为了尽量保持原作精神,总会将几个英译本进行对照比较,逐字逐句的推敲。因此,陈黎和张芬龄的翻译版本在两岸三地最为有名。

2011年,陈黎和张芬龄在台湾出版了增订版的《辛波斯卡》诗集。2012年,简体版《万物静默如谜》在内地出版发行。应内地出版社的要求,陈黎和张芬龄增译了十五首诗,但诗集中某些地方的翻译在陈黎和张芬龄未被告知的情况下被做了改动。虽说翻译作品不同于原创文学,但内地出版社这种未经许可便篡改翻译内容的行为委实令人不齿。陈黎本人虽未对出版社进行追究,却也指出,仅仅根据市面上某一个英文译本而修改原来的中译,即是对辛波斯卡诗作原本张力和美感的破坏,亦是对译者所追求的诗艺的伤害。

香港诗人钟国强曾说辛波斯卡诗作在内地的翻译质量堪忧。我想,不仅仅是辛波斯卡的诗,还有很多外文作品亦是如此。从内地出版社编辑未经译者许可便更改翻译内容可以想见他们不严谨的态度,而近几年更是出现了许多毫无专业内涵、仅凭一点外文基础和圈内关系便涉足翻译的兼职译者。不过我相信,读者不会一直被蒙蔽,他们通过阅读会逐渐成长并形成自己的判断。就像村上春树的中文版最终不再由林少文翻译,而台湾赖明珠的翻译逐渐为内地读者所追捧一样,终有一天,翻译的优劣以及对原著的忠诚度自会见于人心。


评论
热度(8)
© mokochen·Mucha | Powered by LOFTER
回到顶部 ∧